企业ESG合规之污染防治问题探讨(上):ESG监管视角浅析
企业ESG合规之污染防治问题探讨(上):ESG监管视角浅析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合规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在 ESG 合规中,污染防治是一个关键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故,本文将分上、下两篇对企业ESG合规之污染防治问题进行整体探讨。上篇将从污染防治问题的监管规则概况、污染防治议题的ESG信息披露要求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角度,分析企业ESG合规之污染防治问题的监管现状,进而探讨企业关注污染防治ESG合规的重要性;下篇则将介绍企业ESG报告中的污染防治信息披露实操问题,最后为企业构建ESG污染防治合规体系提出相应建议。
一、关于污染防治问题的监管规则概况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污染物排放问题受到社会日益关注。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纷纷颁布国际标准和指南、制定系列的法律法规,以规范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行为。
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环境管理的标准,如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以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欧盟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指令》(Directive 2008/50/EC)、《工业排放指令》(Directive 2010/75/EU)、《VOCs溶剂排放指令》(Directive 1999/13/EC)等法规,从而规定了空气质量标准、限制主要污染物的浓度、设定VOC排放的限值和要求,针对不同行业和工业设施等设定了特定要求和排放限值,并对企业超标排放行为规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
在我国的监管体系下,污染防治问题亦受到格外重视。在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的基本法律框架体系下,我国从污染物种类入手,逐步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系列法律法规,规定了相关污染物的监督管理要求(如环境监测、许可证制度等)、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的利用与处置,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此外,环境监管部门还配套颁布了一系列的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噪声排放标准等,用于指导和规范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行为。在严格的环境保护监管政策下,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等负有污染防治的义务,包括但不限于清洁生产、建设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环境监测和报告、妥善处理废弃物等。
二、关于污染防治议题的ESG信息披露要求
在企业ESG合规领域,污染防治合规属于环境事项(E事项)中的一个子事项。经我们整理国内外机构发布的企业ESG信息披露指引文件,污染防治信息披露要求具体如下:
综上可见,就企业ESG报告而言,披露的污染防治信息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污染源及排放物信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污染源及排放物的名称、种类、排放方式、排放量、排放强度、排放浓度、排放口数量和分布情况、超标排放情况、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排放总量等。
2. 污染防治措施:企业为减少污染所采取的措施,如防止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设备升级、工艺改进、其他节能减排举措等。
3. 环境管理体系: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如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监测、环境审计等。
4. 环境风险管理:企业所识别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环境风险,以及针对该等风险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
5. 环境绩效:企业在污染防治方面所取得的环境绩效,如节能减排量、资源循环利用率等。
6. 环境目标:企业制定的环境目标和计划,以持续改进其污染防治工作。
三、ESG污染防治合规,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注重污染防治,不仅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形象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ESG(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及治理Governance)理念,与仅关注企业财务绩效的传统理念不同,侧重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ESG表现良好的企业,往往风险系数较低、风险管理能力较高,能较好面对未来机遇,更有可能在长期获得可持续的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国家双碳政策趋势、上市公司或者央国企ESG信息披露要求、投资中重要性日益增加的ESG因素、以及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企业应重视ESG合规及实践。而污染防治,作为ESG合规中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均需予以重视,通过采取积极的污染防治措施,如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能源消耗、改进废物处理等,提升其ESG表现,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形象。
结语
在现行法规政策下,无论是基于监管政策要求,还是从企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上看,企业都应重视污染防治ESG合规问题。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下篇将进一步介绍企业ESG报告中的污染防治信息披露实操问题,最后为企业构建ESG污染防治合规体系提出相应建议。
[注]
[1] 《企业ESG披露指南》(T/CERDS 2—2022),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2022年4月16日发布。
[2]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2019年12月18日颁布。
[3] 《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Consolidated Set of GRI Standards),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其现行实施的《GRI 302:能源2016》、《GRI 305:排放2016》章节于2016年颁布,《GRI 303:水资源和污水2018》章节于2018年6月28日颁布。
[4]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1〕15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21年6月28日颁布。
[5] 《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编制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2009年1月8日颁布。
[6]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上海证券交易所,2022年1月7日首次颁布,2023年8月4日第一次修订,2023年12月15日第二次修订。
[7]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2019年3月1日首次颁布,2019年4月30日第一次修订,2020年12月31日第二次修订,2023年8月4日第三次修订,2024 年 4 月 30 日第四次修订。
[8]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深圳证券交易所,2022年1月7日首次颁布,2023年8月4日第一次修订,2023年12月15日第二次修订。
[9]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深圳证券交易所,2022 年 1 月 7 日首次颁布,2023年2月10日第一次修订。
[10]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上海证券交易所,2024年4月12日颁布。
[11]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7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深圳证券交易所,2024年4月12日颁布。
[12] 《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1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北京证券交易所,2024年4月12日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