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源于专业•集智铸就未来——“中国商事仲裁国际化发展实务与热点研讨”2023上海仲裁周中伦分论坛圆满举办
引领源于专业•集智铸就未来——“中国商事仲裁国际化发展实务与热点研讨”2023上海仲裁周中伦分论坛圆满举办
2023年11月23日,由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仲裁协会主办,中伦律师事务所和上海大学ADR与仲裁研究院承办的2023上海仲裁周中伦分论坛“中国商事仲裁国际化发展实务与热点研讨"在中伦上海办公室成功举办。 随着中国在仲裁国际化实践中的不断深入,中国商事仲裁在不断蓬勃发展中,也迎来了国际化仲裁的新机制、新契机和新挑战。本次论坛结合中国商事仲裁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实务与热点,就国际仲裁中的证据问题、跨境并购仲裁争议解决的升级与应对等前沿话题进行探讨,旨在凝结各方智慧从不同视角为跨国企业提供思路和参考。中伦合伙人孙彬彬律师主持了本次论坛活动。
四位嘉宾分别为论坛致开场词。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局长黄爱武先生表示,日前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将上海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浦东核心承载区的实施方案,再一次发挥了浦东新区“试制度、创先例"的作用。未来,浦东将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保障,吸引更多的优秀法律人才和机构来到浦东,推动浦东法律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希望政府机关、仲裁机构、仲裁参与者能够积极响应,做到“观念先行、行动先试",切实推进将浦东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工作。
上海市司法局仲裁工作处处长徐勇先生指出,上海仲裁行业近些年的发展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上海仲裁机构的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各个机构的人才配置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上海市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于11月22日出台后,需要与会各位同仁的通力支持,保障条例目标的实现,让走到聚光灯下的商事仲裁更加彰显制度魅力,让走向国际舞台的上海仲裁更加彰显东方智慧。
上海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下称“贸促会")副会长、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下称“上国仲")副主任马屹先生表示,从仲裁机构的角度,中国商事仲裁的国际化可以分为商事仲裁制度的国际化、中国仲裁机构的国际化、中国仲裁律师的国际化。未来,贸促会将大力支持《上海市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等有关政策落地,上国仲也将继续为设立初心“有效解决外商投资争议、改善上海的投资环境、扩大上海的投资影响"而奋斗。
上海仲裁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范铭超先生提到,商事仲裁的国际化发展是为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保驾护航的一项制度,是中国仲裁行业的初心,而将仲裁人优秀的智慧、优秀的经验、优秀的实践转化为国际化的成果,从而使得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得益于仲裁法律服务的发展是仲裁行业的使命,希望仲裁参与者能一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推动仲裁行业的飞速发展。
本次分论坛的合办单位负责人分别为论坛致欢迎词。上海大学ADR与仲裁研究院院长文学国教授表示,研究院承载着“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学术研究"等重要任务,感谢与会的部门、机构以及中伦对学院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支持。
中伦合伙人张华律师代表事务所对主办单位和参与单位给予的支持与指导、各位嘉宾的到来以及线上线下观众的参与表示感谢与欢迎,并衷心祝愿本次论坛圆满举办。
本次上海仲裁周中伦分论坛主题为“中国商事仲裁国际化发展实务与热点研讨",由“国际仲裁中的证据问题"和“跨境并购仲裁争议解决的升级与应对"两个圆桌分享环节组成,邀请了境内外仲裁机构、高等院校学者、跨境律师事务所及在并购一线的咨询公司与跨国企业的多位业内专家,就各个主题进行了全面分享及交流。
在圆桌分享环节,“国际仲裁中的证据问题"主题由中伦合伙人曹丽军律师主持。中伦合伙人高俊律师,国际商会仲裁与ADR北亚地区主任、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黄志瑾女士,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中国区主任、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寸渊先生,安可锐咨询公司(Accuracy)大中华区争议解决/诉讼支援总监Jon Nicklin先生,Herbert Smith Freehills合伙人、ICC Commission on Arbitration & ADR副主席唐汉洁律师分别作主题分享。
曹丽军律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执业经验,针对“国内外证据形式差异"“仲裁机构中对于证据的规则与特色要求"“国际中的专家证人的作用"“专家证人的选择及道德规范"“AI对未来专家证人的影响"等数十个精彩的话题,与参会嘉宾进行了讨论。
高俊律师介绍了国际仲裁中的主要证据形式以及国内外仲裁活动对不同证据形式认可程度的差异。高俊律师表示,国际仲裁更加注重证人证据在程序上的全面与严谨,企业需要意识到国际仲裁中专家证人利益冲突问题以及独立性的重要性,才能运用好专家证人这一有力的手段。
黄志瑾女士表示,证人证言是最主要的证据形式之一,ICC在规则层面更加注重确定案件事实。仲裁庭可以指定专家证人,证人证言主要以书面证言的形式呈现,但也允许当事人针对证人进行交叉盘问。该等专家证人制度已经广泛用于ICC审理的仲裁案件中。
张寸渊先生从新加坡仲裁中心的视角讲述了新仲对于证据的规则与认识。新仲首先尊重当事人选择的证据规则,而后是新仲自身的证据规则。新仲规则中明确了仲裁庭对于证据的裁量权、对于证据规则的选择权,规则对证人的类型以及证言的类型所接受的自由度相对广泛。
Jon Nicklin先生作为专家证人,认为不同于专家这一角色仅在庭审阶段发挥作用的认识,分析专家在国际仲裁的早期就已经能够同代理律师以及当事人参与争议解决工作。分析专家可以通过经济学、会计学、公司治理等多角度出具专题报告对案件的诉请、各方意见进行分析。
唐汉洁律师认为一名合适的专家证人,不仅需要证人具有行业中的专家地位,同时对与争议所涉的专业、具体问题有着深入的了解,还要求专家本身能够从多角度向仲裁庭展示出专业性与说服力,专家证人还应当具有作证的技巧、能力与逻辑。
“跨境并购仲裁争议解决的升级与应对"主题由中伦合伙人孙彬彬律师主持。中伦高级顾问赵健先生,上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ADR与仲裁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袁杜娟女士,新加坡立杰律师事务所驻上海代表处主任乔丽娜律师,铁狮门董事总经理、中国区首席运营官兼法务总监辛建红女士,以及上海均瑶集团法务总经理张凤翔先生分别就本环节主题进行了分享。
孙彬彬律师以仲裁条款的设计为切入点,从跨境并购交易活动中常见的“不对称仲裁条款"以及“多合同单个仲裁"的两类条款出发,介绍了国内外司法机关对于两类条款效力性观点的变迁,建议企业在跨境并购活动中查明仲裁协议效力的准据法和仲裁规则,确保交易文件的仲裁条款一致并针对性地选择仲裁机构。
赵健先生从仲裁技术迭代的角度为与会嘉介绍当前跨境并购仲裁争议的升级方向与应对建议。赵健先生介绍,当前仲裁已经呈现“送达无纸化、开庭多样化、证据电子化、管理平台化以及仲裁智能化"的技术趋势,企业需要适用技术的迭代以及AI的发展,相伴而行、相互促进,推动国际商事仲裁健康稳定发展。
袁杜娟教授就“涉外因素的界定和扩张"进行了介绍与讨论,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中国对“涉外因素"认定的逐步完善。袁教授表示,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的适用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未来还需加强标准化和统一性,以促进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权益。
乔丽娜律师从并购仲裁案件出发,介绍了案件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双方就关于某上海公司的并购纠纷中所采取的仲裁策略与方案、程序方面的博弈以及实体方面的观点碰撞,为未来中国企业应对新加坡并购仲裁提供了实用建议。
辛建红女士从外商投资者角度,讲述了在跨境并购业务中所遇到的特殊问题,并提示不论是外国投资者还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关心基本法律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三个特殊问题:跨境并购的税务处理,地方特殊政策的限制,以及W&I insurance 的适用。
张凤翔先生以“如何应对跨境并购中的合规冲突问题"为主题,结合中国对于企业在境外投资领域建立的合规政策要求,提示中国企业在境外并购时应确保经营活动全流程、全方位合规,注意当地关于市场准入、贸易管制、国家安全审查、行业监管、外汇管理等监管,谨慎应对并购时潜在的合规冲突。
上海仲裁周主办方上海仲裁协会会长俞卫锋先生和中伦合伙人曹丽军律师发表总结致辞。
俞卫锋先生表示,自2020年开始,上海仲裁周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逐渐成为上海法律服务行业的重要品牌活动。过去的几年中,上海仲裁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每年受理的案件数量和争议金额都在持续增长。上海仲裁的发展速度不仅仅体现在受案数量和争议金额上,更体现在仲裁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市场化、专业化、结构化。未来,上海仲裁协会将继续致力于构建有利于仲裁发展的生态圈,营造一个对仲裁友善的发展环境。感谢中伦律师事务所一直以来对仲裁周活动的支持与陪伴。
曹丽军律师对与会嘉宾表达了感谢。曹丽军律师表示,中伦举办本次论坛得到了多方机构、单位的大力支持,中伦将一如既往为上海仲裁行业以及中国商事仲裁的国际化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上海也将会在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和发展。
本次上海仲裁周中伦分论坛凝聚了仲裁机构、高校、投资公司、知名企业、法律服务机构等多方专业人士的智力成果,吸引了线上+线下数百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听众参与活动。作为持续站位中国争议解决领域前沿的律师事务所,中伦陪伴上海仲裁周走过了三载,未来还将继续与业内人士一道,帮助中国企业顺利参与跨境业务,为推动中国仲裁在争议解决领域的国际化发展、支持全面实现将上海打造成为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贡献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