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活动——AI大模型知识产权合规与风险研讨会成功举办
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活动——AI大模型知识产权合规与风险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年4月19日,中伦律师事务所携手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LEB、知产前沿、WELEGAL公司法务联盟、合规Plus(排名不分先后)共同举办的 “AI大模型的知识产权合规与风险"主题研讨会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中伦合伙人马远超律师主持,中伦合伙人王红燕律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刘维副教授、中伦合伙人刘新宇律师、恩智浦北亚地区法务总监王希菡女士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曹博副教授先后作了主题发言。
马远超律师介绍了议题背景并向与会者致欢迎词。王红燕律师作了题为“开源与人工智能"的主题分享,对代码开源的历史沿革、司法现状及合规必要性作了分析,明确了开源合规的重要性。王律师指出,对大模型而言,开源和闭源许可各有利弊,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审慎对待,当开源大模型达到一定规模量级时,还应当考虑其中可能引发的反垄断风险。
刘维副教授作了题为“大模型训练的版权侵权合理使用"的主题发言,对“大模型训练"的概念作了界定,指出其实质是对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并分别对数据获取和数据处理过程中是否存在受著作权控制的行为加以分析。刘维副教授从比较法的视野,对相应行为是否构成版权法上的合理使用作了探讨。
刘新宇律师作了题为“AI大模型语料训练所涉数据合规问题"的主题发言,对包括人工智能、AIGC、大模型在内的基本概念作了厘清,并对AI大模型语料训练的模式概况及一般流程作了说明。刘律师提出,企业在语料训练中应实现AI大模型语料训练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合规管理。
王希菡总监作了题为“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对科技公司的合规影响"的主题发言,对法案的生效时间、适用范围及处罚条款作了介绍,对人工智能系统的分级监管机制及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的区分义务要求两大法案核心制度作了系统性梳理。王总监从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和创新支持三个方面,就法案对科技公司的潜在影响作了分析,提出了涉欧企业短期内可采取的应对举措及就长期合规工作的准备重点。
曹博副教授作了题为“AIGC版权保护的类型化规范体系"的主题发言,对内容生成模式的演进过程作了梳理,明确了内容生成模式由传统的PGC(专业生成内容)向UGC(用户生成内容)再向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演进的总体趋势,对AIGC的特点及著作权法规制困境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类型化规范体系的创新规制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