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丨亚开行合规调查与制裁解禁年度报告与实务观察
图解丨亚开行合规调查与制裁解禁年度报告与实务观察
2023年,亚洲开发银行(“亚开行”)启动了20多年来最重要的组织架构调整,并采用了新运营模式(New Operating Model)。新模式要求亚开行反腐和廉政办公室(“OAI”)采用Risk-based Approach,在传统的事后(Reactive)合规调查基础上,强化预防为主(Proactive)的主动审查。这一趋势与世界银行反腐和合规要求一致。
近一年来,我们继续成功处理了多个亚开行合规项目,包括协助客户应对合规调查并免于禁令制裁、协助客户应对主动审查并免于处罚、担任顾问协助客户实现集团整体解禁、担任监督员监督企业通过建设合规体系实现提前解禁等等。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亚开行开始更加主动地进行合规尽职调查(Integrity Due Diligence),通过制裁筛查系统(Sanctions Screening Portal)排查潜在违规风险,在合规调查与制裁处罚程序中更加关注企业采取补救措施的意愿与实效。
基于亚开行近期发布的《反腐与廉政办公室2023年度报告》(“《2023年度报告》”),结合我们的经验,我们梳理了亚开行近期合规调查、制裁及解禁的主要情况及趋势,以资参考。
一、合规调查与制裁解禁整体情况
(一)合规投诉审查情况
2023年度,亚开行反腐和廉政办公室(The Office of Anticorruption and Integrity,“OAI”)总计新受理投诉196起,基本与2022年持平;此外,尚有2022年度剩余的58起投诉正在被处理。
在2023年度收到的196起新投诉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欺诈行为(77起,占比约39.3%),腐败行为(41起,占比约20.9%),和串谋行为(29起,占比约14.8%)。欺诈行为仍是投诉涉及的最主要违规行为,此外,利益冲突问题被OAI作为单独一类违规行为加以关注。
点击可查看大图
(二)合规调查基本情况
2023年度,OAI完成评估的254起投诉中,150起投诉经初筛评估后处理终结,有67件投诉需要进一步调查(其中55件为外部调查),投诉引发正式调查的转化率约为44.7%。2023年度,处理合规投诉的平均时间为53个工作日。
点击可查看大图
2023年度OAI启动外部调查程序的55起投诉,包括欺诈行为41起、串谋行为8起、腐败行为4起和利益冲突2起。和各多边开发银行的普遍实践类似,欺诈行为仍然是被调查违规行为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占整体数量的74.5%。
点击可查看大图
(三)制裁与解禁基本情况
2023年度,有372家公司和10名个人被处以取消资格制裁。其中,OAI提议取消资格(包括有条件不禁止)的公司和个人有242例,占总数的63.4%,可见三分之二以上的案例会在OAI调查与认定阶段解决,具体的补救措施(Remedial Actions)情况如下表。
点击可查看大图
2023年度,亚开行解禁恢复了142家公司和6名个人的资格。因其他多边开发银行恢复了被交叉制裁的126家公司和37名个人的资格,OAI亦相应从制裁名单中剔除。2023年度,OAI还向20个已经经过取消资格最短期限的实体发送提醒函,邀请其申请恢复资格。
二、OAI主动发起的合规尽职调查和制裁风险筛查
OAI近年来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主动对亚开行资助项目进行合规尽职调查(Integrity Due Diligence),评估项目所涉腐败、商业贿赂、洗钱、税收等合规风险。2023年,OAI对1275个实体进行了合规尽职调查,较2022年上升了10%。由于亚开行项目复杂性增加,风险因素相应增加,OAI亦提升了审查强度。
亚开行新运营模式强化了OAI主动合规审查的职能,OAI会在早期阶段介入项目,通过制裁筛查系统(Sanctions Screening Portal)识别和筛查交易对手方的制裁相关风险,包括亚开行制裁、多边开发银行交叉制裁、联合国安理会制裁以及部分国家制裁。
2023年度,OAI通过制裁筛查系统持续监控了总计16.3万家实体,相较于2021年的覆盖数量提升了145%。OAI也积极回应相关主体的合规询问,就如何应对制裁筛查系统中发现的风险提供建议,较之2022年增加了81%。
点击可查看大图
OAI还计划扩大制裁筛查系统的使用,更广泛地筛查合规风险。2023年度,OAI合规尽职调查团队通过制裁筛查系统发现违法线索,向调查部门移交了34个涉嫌违反制裁条件、存在合规风险的案例,较2022年增加了55%。
点击可查看大图
在工程投标领域,OAI合规尽职调查团队更加积极地回应其他部门的合规请求。例如,OAI接到亚开行某区域部门项目小组的请求,要求对其资助的某工程项目投标方进行合规尽职调查。调查过程中,OAI注意到该投标方的名字与亚开行制裁清单上某实体十分类似,经过进一步核实,OAI确定该投标方已经被亚开行禁止投标。随后,亚开行对该投标方施加额外制裁,并将其名称公示于亚开行的制裁名单。
三、日益重要的主动合规审查模式
2023年度,OAI继续对正在进行的项目开展主动合规审查(Proactive Integrity Reviews),关注项目的核心合规风险,包括采购、金融管理、资产管理等等。审查的具体流程如下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
全球新冠疫情管制的放松使得OAI的主动合规审查变得更加容易。2023年度,OAI全面恢复了线下合规审查,作出了5份主动合规审查报告,主要针对印度、老挝等国家的卫生、运输和基础设施项目,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投标评估缺陷、未获取完整的亚行制裁名单等等。OAI还发布了一份关于孟加拉国多渠道融资方案的后续审查报告,评估了2019年初步审查中提出的建议的执行情况,并要求执行机构继续处理OAI提出的付款里程碑核查、资金管理和利益冲突管理相关建议。
在5份主动合规审查报告中,OAI就招投标流程中的合规风险提出的建议主要包括:(1)举办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加强内部控制;(2)遵守亚开行对招投标文件和决定的审查程序,获取并检查亚开行的完整制裁名单;(3)项目工作人员应当评估收到的投诉是否包含合规指控,如有合规投诉,则应将投诉提交OAI。
四、典型制裁案例研究
《2023年度报告》中,OAI公布了10个典型制裁案例,其中联营体投标模式引发的合规与制裁风险值得高度关注。同时,OAI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理方式,也体现出对企业配合调查的诚信态度、企业采取补救措施的意愿与实效的关注,亦值得借鉴与参考。
* 企业由于疏忽而未能核实提交文件的正确性,以及没有对联营体伙伴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以致未能核实该联营体伙伴提交的经篡改的财务报表。OAI对于此类企业出具了警告函(Caution)。
* 企业未能如实披露其他多边银行的制裁信息,但是采取了全面积极的补救措施,包括积极配合OAI调查询问、承认在投标中存在合规失误、主动对案涉雇员采取了内部措施、采取防控再次违规的纠正措施等等。OAI考虑到违规行为是缺乏监督导致的孤立事件,该企业最终没有中标,也没有给项目造成损害,最终未对该企业实施禁令制裁,仅作出了斥责函(Reprimand)。
* 若企业提交了虚假材料而未主动作出任何改正措施,或是在亚开行规定的投标禁止期内仍然投标,则可能会触发禁令制裁(Debarment)。
在一个联营体投标的案例中,联营体的牵头公司伪造了联营体伙伴的业绩证明文件,又试图通过其董事和联营体投标代表提交其他虚假材料来隐瞒欺诈行为。OAI认为,伪造文件系欺诈行为,而隐瞒行为构成加重处罚的因素,对该企业及其董事处以4年禁令制裁。
在一个合规监督委员会(Integrity Oversight Committee)作出的制裁决定中,被制裁企业与此前已经被制裁的一家联营体伙伴共同投标而被认定违反制裁规定,且在另一项目中存在提交虚假业绩证明的行为,最终被处以为期4年的禁令制裁。
近年来,在亚开行及其他多边开发银行合规项目实操中,我们注意到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建立和强化跨境合规体系,对自身业务行为和人员已经有了较为有效的合规管控,但是因多方面原因,联营体投标、第三方所引发的合规风险仍然比较突出,值得予以重点关注和防控。
五、实务观察与展望
为了落实亚开行架构调整战略和新运营模式,OAI正在积极调整其合规调查与制裁解禁的工作方式:一方面,以防控合规风险为目标,加强事前与事中的合规风险尽调、主动合规审查、制裁风险筛查等工作;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合规调查和制裁解禁工作,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处理企业的违规行为。
近一年来,在亚开行合规项目中,我们实际参与处理了亚开行制裁筛查/主动审查引发的合规事件,也发现OAI愿意采取较为灵活的方案处理积极配合调查、切实有效采取补救措施的企业的违规行为。OAI认为这些相关工作,“planted the first seeds in 2023”。
2024年度,OAI将进一步加强包括制裁筛查系统等技术工具的应用,提升合规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还计划继续推进新《调查和执行框架》以替代原有的《廉政原则和指南》的工作,加强亚开行制裁程序的独立性。此外,亚开行将于2024年11月举办国际调查官峰会,邀请各多边开发银行及国际组织的合规调查官讨论合规调查工作。可见,合规调查工作的升级与加强跨机构协调,将会是OAI在2024年度的重点之一。
合规经营是中资企业出海稳立潮头的定海神针,随着“合规管理强化年”收官,2024年3月,国资委召开深化法治央企建设工作推进会,要求中央企业着力提升合规管理有效性,守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红线。而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局势、亚开行等多边开发银行在合规管理上的新趋势,都要求中国企业继续深化落实跨境合规管理要求,将跨境合规管理工作做深做实。相信在不断提高合规管理水平这个共同目标下,国际金融机构与中资企业能够相向而行,不断向着共同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