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T 领域外资准入开放试点——机遇与挑战并存
CGT 领域外资准入开放试点——机遇与挑战并存
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同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医疗领域开放通知》”),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在北上广三地自贸区和海南自贸港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这一政策红利无疑为跨国药企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挑战。基于我们为多家跨国公司在CGT准入、IIT、注册临床试验、产品生产、注册、海关等各环节提供了全方位的合规咨询,本文将聚焦跨国公司在投资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CGT)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临床试验合规、知识产权保护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原有VIE架构拆除过程中的复杂性,以及在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和产品注册时的关注点。
一、《医疗领域开放通知》核心内容
《医疗领域开放通知》拟在医疗领域开展如下两项扩大开放试点工作:
(一)生物技术领域
自2024年9月7日起,在北京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广东自贸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以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所有经过注册上市和批准生产的产品,可在全国范围使用。
(二)独资医院领域
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
二、跨国药企投资CGT的关注点
尽管中国政府放宽了外资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准入限制,但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时,仍需面对以下方面的挑战:
1、人类遗传资源管理
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时,可能会遇到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方面的挑战。特别在与中国合作方共享相关人类遗传资源,以及可能需要将部分样本送往海外研究中心进行分析的复杂场景下,如何确保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的严格规定?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核机制,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中国的法规要求。此外,如何在保证研究进度的同时,及时获得相关部门对人类遗传资源出境的审批,也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2、临床试验
在开展CGT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时,如何平衡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监管要求差异是一个重大挑战。跨国公司可能会发现,按照FDA或EMA标准设计的CGT产品试验方案可能无法直接满足中国NMPA的要求。这不仅涉及试验设计,还包括细胞制备、基因编辑、质量控制以及长期随访等CGT特有环节的差异处理。例如,在细胞来源管理、基因编辑安全性评估、治疗效果的评估标准、长期不良反应监测机制等方面,中国可能有其特殊规定。如何确保所有参与试验的中国医疗机构严格遵守针对CGT产品的特殊GCP要求,同时保证跨国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是跨国公司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此外,由于CGT产品的独特性,如何在不同监管体系下统一定义产品特性和质量标准,也是一个需要谨慎应对的挑战。
3、知识产权保护
在中国开展CGT的研发时,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独特的挑战。跨国公司在与中国研究机构或企业合作开发CGT新技术时,如何清晰界定基因编辑工具、细胞处理方法、载体设计等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归属和使用权限?在技术交流过程中,如何平衡信息共享和核心CGT技术保护,特别是涉及基因序列、细胞培养配方等敏感信息时?此外,由于CGT领域技术迭代快速,中国的专利申请流程和时间要求可能影响技术保护的及时性,公司需要制定适应中国环境的CGT专利策略,以确保关键的基因编辑、细胞治疗方法等发明能够及时在中国获得保护。同时,鉴于CGT领域专利界定的复杂性,在面对潜在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时,如何在中国的法律框架下有效维护CGT相关专利权也是一个重要考量。特别是对于涉及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等敏感技术领域,如何在道德伦理和知识产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更是跨国公司需要审慎考虑的问题。
4、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CGT研究和治疗过程中涉及的人体基因组数据、细胞信息等属于敏感个人信息,其管理必须严格遵守《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跨国公司如何在确保患者隐私的同时,有效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跨国研究和产品开发?中国法律对人类遗传资源信息的管理有特殊规定,跨国公司如何在保证全球CGT数据分析能力的同时,满足中国的数据本地化要求?此外,在进行CGT相关的跨境数据传输时,如何完成必要的安全评估和备案程序,特别是涉及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的数据?当发生涉及CGT数据的安全事件时,如何按照中国的法规要求及时报告和处理,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遗传隐私?这些都是CGT领域的跨国公司需要提前考虑和准备的重要问题。
三、VIE架构拆除的关注点
CGT行业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放宽,为原本通过VIE架构运营的企业提供了直接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然而,VIE架构的拆除并非易事,企业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首先,资产重组的复杂性不容忽视。企业需要制定周密的重组方案,确保原VIE架构下的资产和业务能够平稳过渡。其次,税务影响需要全面评估,包括可能产生的税务成本和潜在风险,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税务筹划策略。
监管审批是另一个关键挑战。企业应提前与相关部门沟通,了解审批要求和流程,为顺利获得架构调整的批准做好准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平衡各方股东(特别是境内外股东)的利益至关重要,需要通过充分沟通来寻求共识。此外,企业还需要关注合规风险、融资影响、人员和业务过渡,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考虑到CGT行业的特殊性,确保合规经营、维护核心技术优势尤为重要。
为应对这些挑战,CGT企业在拆除VIE架构时应采取全面的策略:制定详细的重组方案,聘请专业顾问,与监管机构保持良好沟通,做好风险评估和管理。
四、研究者发起的CGT临床研究关注点
《医疗领域开放通知》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以“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为目的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对于仅提供资金支持研究者发起CGT临床试验(IIT)的外资企业而言,仍需谨慎应对潜在的合规挑战。外资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如何界定其资助行为,在资助协议中明确界定各方责任和权限。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确保被资助的研究项目严格遵守中国的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法规。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避免对研究的独立性产生不当影响。这涉及到利益冲突的管理,特别是在研究结果发布和潜在知识产权分配方面。外资企业需要在资助协议中明确规定相关限制,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不受资金来源的影响。
此外,考虑到CGT研究的敏感性,外资企业还需要特别关注如何在不直接参与研究的情况下,确保研究者获得受试者的有效知情同意,尤其是涉及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时。
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外资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合规审查机制,制定详细的资助指南,并与中国监管部门保持良好沟通。定期的合规培训和审核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企业员工充分理解中国特殊的监管环境,并能够及时调整资助策略以适应政策变化。
五、CGT产品注册关注点
在政策开放带来的利好背景下,CGT产品的注册过程仍面临着一系列独特的挑战。首先,政策开放虽然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CGT市场提供了可能,但产品注册分类的问题仍然存在。现有的注册分类体系可能难以准确定位一些创新性产品,这就要求监管机构在开放政策的同时,考虑建立更加灵活和包容的分类标准。其次,在审评过程中,CGT产品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审评周期延长。虽然政策开放为更多企业带来了机会,但如何在保证审评质量的同时提高效率,避免创新产品因审评延迟而失去市场机会,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此外,开放政策可能带来更多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机会,但同时需要考虑如何设计既符合国际标准又满足中国特殊要求的试验方案,以及如何处理跨文化背景下的伦理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积极与监管机构沟通,深入理解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同时,建议监管机构也继续完善相关政策,在鼓励创新的同时,确保CGT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基于我们以往为CGT行业提供的业务合规、公司架构、临床及注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经验,建议CGT企业尽快寻求高质量法律服务以应对合规挑战。我们坚信,通过政府、企业、律师等专业组织的共同努力,这些挑战最终将转化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动力,为中国CGT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