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新措施:补贴与技术安全挂钩,保护关键产业
日本推新措施:补贴与技术安全挂钩,保护关键产业
一、引言
《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是日本响应全球技术安全挑战和国际情势变化而制定的一项关键法律,旨在通过具体的经济措施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该法律包含四大核心制度,分别为:针对关键物资的稳定供给、特定社会基础服务的安全运营、关键技术的研发支持、专利申请的非公开化处理。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增强国内关键产业的自给自足能力,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同时保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不受外部风险的威胁。
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根据该法律对特定重要物资领域的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对半导体、电子元件、电池、飞机部件及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等关键技术领域的支持。为了获得这些补贴,相关企业必须实施有效的技术防泄露措施,并在技术转让和海外生产活动中遵守严格的报备和审批程序。
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增强了日本在全球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也可能推动全球技术安全保护措施的加强,影响国际技术合作和全球供应链的布局。此外,对于中国等国家的企业和法律实践来说,这些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合规要求,相关主体需要加强国际法律环境的研究和对策;同时也需要注意,这些变化还可能激发相似的国内政策调整以保护本国的技术安全和经济利益。
二、新政策背景
2022年,日本通过了《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1],该法案响应国际情势复杂化及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基于通过全面有效的经济措施确保国家安全的目的,共创设了四项制度:
1. 特定重要物资稳定供给制度
该制度针对政府认定的关键物资,如半导体、稀土元素(重要矿产)和高科技医药品(抗菌制剂),实施特别的支持政策。考虑到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此措施旨在通过财政补助和政策支持,增强这些关键物资的国内生产能力,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
政府将通过评估国内外市场动态,定期更新关键物资列表,确保对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 特定社会基础服务稳定供给制度
此制度确保如能源电力、通信、运输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特别是在自然灾害或其他危机情况下的稳定性。
通过要求基础设施运营商进行严格的安全审核和升级,政府确保这些服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从而保护国民生活和国家安全。
3. 特定重要技术研发支持制度
政府通过提供研发资金、税收优惠和技术支持等激励措施,支持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发展。
此外,通过与高等教育机构和私营部门的合作,政府加速关键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应用。
4. 专利申请非公开化制度
在特定情况下,为防止关键技术被外国竞争对手或不友好国家获取,政府允许企业基于国家安全关切的情况对重要的专利申请进行非公开处理。
这一措施有助于保护具有战略重要性的研发投资,同时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技术优势。
三、新政策具体内容
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将修改并实施2022年《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中五个“特定重要物资"领域的补贴相关公告。这五个领域包括半导体、先进电子元件、电池、飞机部件以及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均属于法案规定的十二种“特定重要物资"。为了获得政府援助,政府要求这些关键行业的公司实施防止技术跨境泄露的措施。经济产业省(METI)将针对这些领域发布更新的指导指南,确保技术转让规则的有效执行,以保护和促进日本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2]
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通过2022年和2023年的补充预算及2024年的初始预算,将资金累积到“经济安全保障基金",用于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
1. 核心技术申报
企业在申请补贴时,必须向经济产业省申报其需防止外流的“核心技术",如半导体材料和飞机用碳素纤维生产工艺等。
2. 限制技术外流(护栏“Guardrail"条款)
人员管理:企业需限制可接触核心技术的人员数量,减少潜在的泄露风险。
离职措施:涉及核心技术的员工离职时必须签署承诺不带走任何技术的合同。
技术共享:与其他企业或客户共享技术时,必须签订保密协议,并严格控制接触技术的人数。
海外生产报备:企业若计划在海外生产或增加生产关键技术,必须事先向经济产业省(METI)报备。以半导体为例,当涉及到尖端产品的生产量在海外增加超过5%,或传统半导体在他国产量超过10%时,都需要进行事前通知。
3. 违规惩罚
如企业未遵守相关规定,可能会被要求退还已获得的补贴。
四、日本的相关技术管制
随着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扩大对企业向国外转移先进技术的限制,预计其将颁布新规定,要求企业在转移日本具有优势且其他国家感兴趣的先进技术时,事先向其报告。这些规定的目的是防止日本先进技术的军事利用或泄漏。
日本政府目前编制了一份具有高军事利用潜力的商品和技术清单,并对其进行严格控制。新规定将增加事先报告义务,要求一些日本公司在对超出清单范围、但在市场上占有重要份额的先进技术进行转移时必须事先报告。这些新规定的范围预计将通过与公司和行业协会的协商来确定,预期的对象包括虽然预计用于民用但可转用于军事的先进设备和材料。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产品的程序信息、技术指导和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的数据传输行为也可能受到新规定的约束。
对故意不报告或提供虚假报告的承包商(contractor)将设立处罚。经济产业省(METI)将仅在确认申请转移或接收技术的公司适当控制技术后才授予许可。对于日本以前已批准其严格出口控制的“Group A(以前的白名单国家)"[3],METI政策不要求事先报告。[4]
五、全球视角下的技术保护
日本的这些措施似与全球其他国家的动向相呼应。例如,美国拜登政府强化了《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ct)下的资金分配条件,以确保这些资金不会流向中国或其他任何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或公司。根据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的声明,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具体来说,接受这些政府资金的公司将被禁止在中国和俄罗斯等受关注国家投资大部分半导体制造业务,或与这些国家进行联合研究或技术授权,且此类限制将持续10年。若公司违反这些规定,可能会被追回已发放的资金。[5]
日本的此项新政策不仅加强了日本在全球关键产业等领域的竞争力,也对全球供应链和生产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行业是全球技术发展的核心,广泛应用于从消费电子到国防设备等多个领域。日本在这些关键领域的技术保护举措可能促使国际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重新评估其技术战略和供应链安全,推动全球技术标准和制造基地的重新配置。
此外,日本的政策也可能引导其他国家采取类似的技术保护措施,在全球技术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各国越来越重视关键技术的安全对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这可能导致全球技术保护政策的增强,形成一种国际上对高科技领域保护主义的趋势。虽然这一趋势有助于保护本国技术免遭外泄,但也可能限制国际技术交流和合作,对全球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六、合规建议
日本此项新政策的出台对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运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合规要求。这些规定不仅影响到直接与日本有商业往来的企业,也对全球经济格局和技术合作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企业在与日本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和商业合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日本的新法规政策。对于涉及半导体、电子元件、蓄电池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合作,企业需要进行详细的合规审查,确保所有技术交流和转移活动都符合日本的法律要求。这可能需要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法律和市场研究,以适应这些新规定。
其次,笔者建议中国企业在进行国际扩张或合作时,加强对目标市场法律环境的了解和评估。例如,企业可以聘请具有国际法律背景的顾问,为其提供战略指导和风险评估,以避免因不熟悉外国法律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或法律责任。
此外,笔者建议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技术限制或禁止出口制度。通过设立安全、合理的技术出口控制和国内技术保护法规,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提升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对于中国的法律界和企业界而言,应密切关注国际技术保护法律的发展趋势,通过参与国际法律研讨会、合作论坛等方式,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过程,为中国企业提供法律支持,同时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的声音和视角。
[注]
[1] https://www.japaneselawtranslation.go.jp/outline/75/905R403.pdf
[2] https://cn.nikkei.com/industry/itelectric-appliance/55747-2024-05-30-09-47-39.html
[3] Argentina, Australia, Austria, Belgium, Bulgaria, Canada, the Czech Republic, Denmark, Finland, France, Germany, Greece, Hungary, Ireland, Italy, the Republic of Korea, Luxembourg, the Netherlands, New Zealand, Norway, Poland, Portugal, Spain, Sweden, Switzerland,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4] https://sanctionsnews.bakermckenzie.com/japanese-government-to-introduce-new-advanced-technology-transfer-regulations/
[5] https://www.theregister.com/2023/09/23/commerce_dept_us_chips_funds/